读《中国文化的精神》有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中国文化的精神》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许倬云先生说:“我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中国文化的精神》,我就在想,人类在整个历史的选择过程当中,有没有另外一条道路可以选择?有没有可能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想法、过日子的方式能给世界带来不一样的参考?”所以说这本书不是在一味的怀古、而是希望中国文化的特色能发生他山之石的功用,以“匡救现代文明的困难”。
本书从中国文化在天、人、群、己,理想与现实间的各个角度,呈现出传承的文化的特色。读起来让人感觉是在追寻着历史的颠簸和挫折中中国文明丢失的、遗忘的精神余沥,触摸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浸润着“时间文化”的生活美学
在“时空中的生活美学”中作者提及,他小时候刚刚能握笔的时候,每个识字的儿童恰逢冬至这天,都会被分到一张九九消寒帖。字帖上写了这么几个字(繁体字)——“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然后每天早上起来孩子们都要拿着毛笔在那个描红的字上写一个笔画。等把这九个字写完的时候,正好八十一画。八十一画写完意味着春天来了!因为当一个小孩子拿着笔,把这八十一画写完了,正好从冬至这天走到了柳条垂丝、燕子回飞的时候。对于传统的中国儿童,这是一种注意时间的教育,中国人对于时间的敏感、对于自然与自身关系的全盘融合正是在这种环境之中渐渐培养出来的。
二、平衡着“各种因素”的圆融之道
许倬云老先生谈到了八卦这个图形。他说其实这幅图中蕴藏着一个细节,从圆心出发放出去一根半径,这个半径绕着这个圆随便转,你不会发现这个半径有一个地方是全白或者全黑,都是有白有黑,阴阳调和的`。中国人讲这叫“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随之慢慢地构造出了五行生态的相生相克。五行观念指出了人类生活之中的各种因素必须在平衡之中找到调和之道。失去了平衡,维生的资源不仅不能够有助于生存,反而可能妨害我们生存的环境。
三、凝集着“世俗小说”的修心处事
许倬云先生认为,真正给中国人的价值观带来影响比较大的四部书是《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和《西游记》。这四部书对中国人的文化养成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水浒》是由聚义结合的一个理想人间,其间的尝试和破灭令人唏嘘。《三国》挑选“义”这个字,塑造了几个典型人物,他们功业未成,却留下理想人格,千古彪炳。《封神》是对于善与恶、成与败种种对立和斗争提出辩证过程的对抗、超越和解脱,最终出现共存的和谐。《西游》,竟将人间的许多艰难困苦内化为内心的挣扎,由认识欲望到克服欲望、提升自我,终于悟解一切俱空而得到自由。四部小说的串联谱成了既悲又喜的人生心路,中国人最喜欢的人物性格、处事方式基本上都来源于此。
《中国文化的精神》以“人间的精神”为立足点,描绘了一个复杂互动、充满了文化隐喻的社会体系。我觉得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深入的挖掘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独特的精神文化,以期在今日之中国焕发出新的活力!
顾炎武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恰恰是一部“明道”之作,同时又是一部“救世”之作。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zwtc/duhougan/2021-10-18 081818/411433.html